物理机械作用
1、布草织物水洗时,物理机械作用对主洗效果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主要指洗衣机滚筒对水洗织物施加的各种物理机械力以及水温和洗涤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被置于洗衣机滚筒内的织物,在设定的时间内,在具有一定温度的洗涤液中,随着滚筒的转动,织物与滚筒之间以及织物相互间的摩擦翻动作用、戳擦摔打作用和洗涤液对织物造成的冲击等,随时都在进行,这无疑有助于各类污垢的去除。
2、织物水洗时物理机械作用力的大小,有些事无法改变的,如水洗机滚筒的直径、厚度比以及滚筒的洗涤转速等设计指标;然而与物理机械作用力密切相关的织物装载量和主洗时尚水位等却是可以任意调整的。
3、应该指出,织物在洗衣机滚筒内翻动、揉搓、摔打过程中,促使含有洗涤剂的洗涤液在织物纤维间反复穿插流动,在洗涤剂和各种物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促使和加快织物上污垢的取代和剥离。但这种综合作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效果。就滚筒内地织物装载量而言,每台洗衣机必然只有一个适合其发挥**作用的装载量范围。超过或低于这个装载量范围,均不利于上述综合作用的发挥。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通常织物装载量为其设计额定装载量的85%左右时,上述综合作用效果**。为此,日常工作中,应根据织物受污垢污染的状况,合理确定洗衣机的装载量。
适当控制织物水洗时工业洗衣机滚筒里的水位,是大家熟知的道理。它不但能合理保持洗涤液中洗涤剂的浓度,也为上述综合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力条件。水位过高,不仅会造成洗涤液中洗涤剂的有效物含量降低,也使上述综合作用大打折扣。然而水位过低,虽然对提高洗涤液浓度有利,加大了织物在滚筒内摩擦、摔打、揉搓的力度,但也增加了洗涤液中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的可能性,反而不利于去污。况且,过强调物理机械作用会对织物强度产生负面影响,加剧了织物的磨损,从而缩短使用寿命。
对织物水洗效果同样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因素是洗涤液温度。众所周知,随着温度的提高,物质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织物纤维分子活动的加剧促使纤维在洗涤溶液中膨胀,这使得纤维上污垢的结合作用大大减弱;污垢分子运动速度的提高则加快了其被洗涤液润湿、乳化、甚至溶解度速度,这既有利于织物上污垢的去除,也减小了污垢再沉积的可能性;而洗涤液中的洗涤剂随着温度的提高,其对污垢的分散、悬浮、乳化、增溶等作用大大增强。总而言之,洗涤温度的提高,促进了织物、污垢、洗涤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速了去污过程。此外,含有过氧化物漂白剂的洗涤剂,温度越高,其漂白效果越好。因此,适当提高洗涤液温度,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织物水洗时,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温度提高除了要增加能耗外,在有些情况下,洗涤温度过高,则有可能降低去污效率,甚至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例如,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的洗涤剂,通常岁温度的提高其去污效果较好,肥皂即是典型的代表。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的温度是在其“浊点”,则去污力反而下降。因此,使用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时,洗涤温度不是越高越好。此外,某些水洗用洗涤剂中含有酶制剂。酶制剂发挥**效能的作用温度一般在50~60℃,超过70℃,极易造成酶制剂失去活性。还有,添加到水洗用洗涤材料中的某些助剂,有些随温度升高,作用发挥越充分(如4A沸石);而有些材料(如三聚磷酸钠),超过一定温度(60℃左右)后,其作用却有所下降。
质料不同的织物水洗时,其所适宜的洗涤温度也是不同的。例如天然纤维中,棉和麻袋适宜水洗温度可高达90℃以上,而丝毛纤维只适宜在常温下手工清洗。合成纤维一般洗涤温度均较低,这主要考虑热塑性纤维在较高温度下会趋于软化,甚至收缩变形。
织物的颜色也是选择洗涤温度的重要因素。洗涤温度提高,会加剧织物的脱色,特别是一些染色牢度较差的织物(如真丝),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褪色。因此,水洗带色织物时,要依据织物质料的不同性质、染色牢度、色泽深浅的不同,采用适宜的洗涤温度。
织物上污垢的种类不同,主洗时选择的洗涤温度亦有所区别。且有代表性的典型污垢是油脂性污垢和蛋白质污垢。水洗以油脂性污垢为主的台布、口布时,通常利用碱性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进行的越理想。故洗涤台布、口布、厨衣等油脂性污垢积聚厚重的织物时,洗涤温度一般控制在85~90℃左右。而水洗沾染血污、精液、奶渍等蛋白类污垢的织物时,由于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凝固,牢牢黏附在织物上难以去除,故通常先用冷水浸泡后再低温洗涤。
织物的洗涤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但也并非时间越长越好。众所周知,洗涤的过程是织物去污与污垢再沉积的可逆过程。洗涤开始时,污垢再沉积的概率较低,而当去污(洗涤)接近完成时,污垢再沉积的可能性却明显提高,最终达到织物去污与污垢再沉积的平衡。诚然,该平衡与织物受污染的程度和洗涤时的浴比等因素有关,但与洗涤时间也有密切联系。实践证明,在洗衣设备较低运转速度下,时间过长,去污效果反而下降,这极有可能是污垢的再沉积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