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地讲洗衣房设备织物水洗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水洗全过程中的每一步工艺操作。然而认真分析过来,由于织物上污垢的去除干净与否基本上依赖于洗涤过程中的主洗操作,因此,我们仅对影响主洗作用的各种因素讨论如下,供朋友们参考。
我们知道,洗涤作用主要取决于洗涤剂的选择与应用,同时还应兼顾织物上污垢的状况及织物的质料。除此之外,洗涤介质和洗涤过程中的物理机械作用也不应忽视。下面,我们先从洗涤介质——洗涤用水谈起,逐一探讨各种因素对布草织物主洗过程中去污作用的影响。
一、洗涤用水
本来,有关工业洗衣机洗涤用水对洗涤作用的影响已在前文“衣物特殊污渍的去除”一节中做过讨论,但是考虑到以水为介质的水洗过程中,预洗、主洗、漂白、过水、过酸等操作过程均离不开水,洗涤用水的水质对布草类织物的水洗效果影响极大。为此,我们对日常洗涤用水的水质以及水对织物和水洗效果的影响做进一步的探讨。
众所周知,我们日常所用的水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类。它们在水中以离子状态存在,常见的无机盐离子有钙、镁、铁、锰、铜等金属阳离子和碳酸氢根、硫酸根、硝酸根以及氯离子、氟离子等阴离子。此外,水中还常含有一些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质如腐殖质类。水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它们当中有些对人体有害,因而**规定了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既是自来水厂向居民提供的日常用水,也是大多数洗衣厂的洗衣用水。然而对洗衣而言,即使是符合人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水中含有的无机盐离子也会对织物水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例如,水中的钙、镁等金属阳离子,在主洗加温条件下,由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转变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它们沉淀在织物上以后,会使织物泛灰、发暗、手感粗糙。同样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水中的亚铁离子,在主洗条件下,也会以红褐色的铁化合物沉积在织物上,从而使洗后的织物泛黄发红甚至呈浅褐色。
布草织物反复水洗时,上述沉淀物逐渐沉积到织物纤维之中,最终造成白色织物泛灰变暗,彩色织物色彩不鲜艳。至于未经处理的洗衣厂自备井水或直接取自江河湖泊的洗涤用水,其对织物水洗效果的影响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硬水中的无机盐离子除了会在水洗织物上造成有色沉淀物之外,还常常影响洗涤剂的去污效率。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水中的无机盐离子与肥皂等阴离子洗涤剂会生成难溶的钙、镁皂——试验表明,即使在中等硬度的水中,也将有近20%左右的肥皂会变成钙、镁皂——这不仅浪费了洗涤材料,降低了洗涤剂的去污效率,同时,这些难溶的钙、镁皂也易沉积在织物上,给水洗织物造成二次污染。
硬水中的多价金属阳离子,在带负电荷的织物(织物在水中多带负电荷)和洗涤液中某些带负电荷的污垢粒子之间,架起了阳离子桥。通过桥键促进了污垢与织物的结合。此外,这些多价阳离子吸附在织物和污垢上,中和了它们所带的负电荷,减弱了污垢与织物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也为洗涤液中的污垢再沉积提供了条件,从而使洗涤效果大打折扣。
正像前文述及的,水中含有的其他微量金属离子,如铁离子,在主洗加热及洗涤液碱性条件下,会生成颜色较深的铁锈沉积在织物上,使洗后的织物泛灰发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还应引起我们警觉的是,水中的这些无机盐离子,还能催化洗衣业常用漂白剂(尤其是氧漂)的分解。这一方面造成了漂白剂的无效分解,另一方面,漂白剂的局部反应对于剧烈,则会造成织物破损。某些床单、卧具、毛巾上有破洞、针眼,应该说与漂白剂的局部剧烈反应有直接关系。
应该指出,工业洗衣机洗涤用水中无机盐离子对水洗织物产生的不利影响,除非特殊情况下会严重显现出来,然而并非织物刚刚经过一两次水洗即很明显,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洗涤后,由于沉淀物的不断沉淀积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况且,我国南方水质较软,即水中所含无机盐离子相对数量较少,而北方的水中所含无机盐离子相对数量较多,水质较硬。因此,为了获得较为满意的洗涤效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水质较硬的洗涤用水进行处理。
水的软化处理有多种方法。中小洗衣业厂店常用化学法(又称整合法),即在洗涤用水中加入某些化学药剂,通过化学药剂与水中的无机盐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用以防止水中的无机盐离子在加温与碱性条件下发生沉淀影响洗涤效果。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已在前文“特殊污渍的去除”一节中做过讨论,故不再多述。
洗涤用水除了对织物的水洗去污会造成影响外,还会对织物的物理性能造成影响。我们知道,织物的质料不同,其遇水后物理性能变化的状况也不一样。
伸长率变化不大,拉伸强度还有所提高,故棉织物适宜机器水洗。而毛纤维、丝纤维,特别是人造丝这类黏胶纤维,遇水后不仅易变形,而且拉伸强度下降近一半左右,故不宜用机器水洗,**采用干洗或手工水洗。合成纤维一般亲水性较差,遇水后伸长率、强度变化不大,故适宜采用水洗。